一是形成更加公平、市場化的電價政策。王華俊說,政府宜結合電力體制改革,把電解鋁直購電工作落到實處,并解決電解鋁自備電廠并網費問題。建議考慮在條件成熟的地區推行合理并網費標準,營造公平競爭環境,建立利益共享機制,支持電解鋁布局結構調整,有效化解產能過剩。
與此同時,政府宜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,支持有條件的自備電廠孤網運行,實現對電解鋁項目真正的直供電。此外,有關部門落實執行關于自備電廠系統備用費“由按自發自用電量交納調整為按電網所能提供的備用容量方式交納”政策,降低“過網費”,破解目前電網、自備電、直購電、孤網電不同供電方式造成的價格差。
具體來看,電價政策改革可分兩步實施:第一步,允許電解鋁企業等用電大戶建設自備電廠和局域電網,實現電解鋁的電力自供;第二步,改革電力體制,實行網運分離,使電網成為非贏利的公用部門,發電企業成為市場主體,電價實行市場化定價,最終形成公平競爭的電力市場環境。
二是充分調動和發揮地方化解產能過剩的積極性。為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對企業淘汰退出的支持,建議將化解產能過剩的目標和任務列入地方績效考核范疇;對因產能退出造成的直接或間接稅收損失,給予地方財政返還或補貼;對地方接收分離企業辦社會和人員分流安置,給予財政專項補貼。
三是嚴格執行總量控制,明確產能跨省區等量、減量置換政策。國家宜明確電解鋁企業產能跨省區等量、減量置換政策。比如,中央企業電解鋁分布在不同的省區,其中東部地區由于電價高導致電解鋁失去市場競爭力而需要退出,建議明確企業在有條件的西部省區等量或減量置換電解鋁產能政策,實現落后產能的退出。